△改造前的社区环境
(资料图)
天宁寺南里社区主要由20世纪70年代的老旧小区组成,大部分为单位宿舍和直管公房,基础条件较差,无物业管理或物业管理水平低,社区治理难度较大。“2018年以前,社区环境用‘脏乱差’来形容再合适不过,装修垃圾成堆无人认领,自行车乱堆乱放……”家住新居东里小区的富梅感慨道,“当时还有居民因为社区环境差将房屋出租后搬走了。”
2018年底,雷学娟到天宁寺南里社区担任社区党委书记。刚到社区,她就罗列出社区存在的问题,经过分析,雷学娟归结为一条:社区人气没聚起来。
社区工作是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组织建设是有力抓手。于是,雷学娟先抓党组织建设。“支部书记责任重大,是联系群众的纽带,直接影响党建工作质量。”为强化支部建设,雷学娟要求支部书记加强党员管理和培育,将党的工作延伸到楼门院。
社区活动最聚人气,也能凸显社区“骨干”作用。雷学娟组织开展了多次大型活动,让邻里关系逐渐“破冰”。紧接着,楼门长队伍、治安巡逻队、养老服务队等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社区党员的服务多了,居民群众走出家门了,社区工作有人关注了。
目前,天宁寺南里社区主要通过8个社区党支部及120余人的楼门长队伍联系群众。“居委会和居民的关系密切了,社区和谐了、风气好了,人气也就聚起来了。”63岁的居民戎志方说。
“小院议事厅”解难题 搬走的居民又回来了△小院议事厅邀请居民现场提意见
天宁寺南里社区由多个老旧小区楼院组成,基础条件较差,机动车停放是困扰居民生活的难题。社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居委会搭建“小院议事厅”平台,组织居民就停车问题开展充分协商。2019年,新居东里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启动,支部书记、楼门长挨家挨户上门征求意见,居民的心愿主要集中在增加停车位、粉刷楼道、改造上下水等。随后,雷学娟多次召开议事协商会,还把议事厅开到了院内,最大限度邀请居民现场提建议。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个月后改造顺利完工,既保留了部分树木和绿地,又腾出了30多个车位。
除了解决停车难题,社区居委会还将问题协商与日常协商相结合,每月确定主题,定期召开议事协商会,讨论小区内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新居西里小区居民李玉霞表示,“这两年,社区居委会通过居民调研、议事协商,为居民解决了诸如路灯不亮、电动自行车充电等问题,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不少搬走的居民又回来了。”
成立自管会 组织车主参加公益服务△新居东里小区停车自治管理议事协商会
车位腾出来了,后续怎么管?院里环境又该如何保持和维护?面对这些问题,党员和居民再一次站了出来,用自治的方式给出答案。
“在天宁寺南里社区党委指导下,楼院所在的第七党支部牵头成立了1号楼和2、3号楼两个自管会(后变更为物管会),负责院内车位管理和环境维护。”雷学娟说,“自管会成员提出‘4小时公益时间’自治模式,号召车主每个月留出4小时参加车位管理、外来车辆管控及大门值守等公益服务。”
这一提议很快得到大家的响应,不少车主纷纷前来“报到”。大家认领了大门值守、起落杆值岗、车辆出入监管、监督文明停车等任务。
在天宁寺前街24号院,新增的车位因引进停车公司管理成本太高,无法实现。居委会动员第三党支部几位老党员牵头成立了停车自管会,经过多次议事协商,居民一致同意由第三党支部的党员来负责本院的停车自治,并形成了自治公约。自管会开展车辆登记,购买塑封机,制作停车证,公平公正的管理得到了居民的一致认可。
培育社区社会组织 推进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改造后的小区环境
为吸引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天宁寺南里社区居委会在既有的文体类社区社会组织基础上,组建、整合形成志愿服务类、公益互助类社区社会组织,打造社区社会组织“天南蓝”志愿服务队。
2019年,“天南蓝”志愿服务队成立,志愿者每周定期清理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劝导居民拆除存在30余年的楼道内违章搭建,清理废旧自行车90余辆,让150多个楼门长期保持整洁畅通。
雷学娟介绍,居委会注重动员、组织、引导居民持续关注并参与社区建设,形成社区自治的良性互动。在解决停车问题时,引导居民将“停车群”升级为“车友会”,吸引居民持续关注自己的生活区域。春节前居民自发为小区大门上挂上大红灯笼,在小区绿地自制爱护花草提示牌,积极参与社区环境消杀。
下一步,社区针对“一老”将建设老年餐桌,解决辖区老人吃饭问题;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空巢老人巡视探访服务等。同时,针对“一小”将建设课后托管班,解决居民子女课后托管问题;发挥在职党员作用,开展家校活动,让孩子感受榜样的力量。
文字:《北京社区报》记者 任可馨
编辑:佳祥 维维
北京社会建设和民政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