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4月的吉林,春回日暖,生机勃发。
走进珲春海洋示范区海产绿色预制菜加工项目建设现场,入眼便是塔吊林立、各种工程车辆穿梭往来的繁忙景象。
“我们力争在6月份达到竣工标准并交付使用。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7亿元,将有利于提高珲春进口海产品预制菜市场竞争力,扩大产能产量,填补海鲜预制食品需求缺口。”建设施工单位相关负责人赵林桉说。而不远处,珲春老姬海产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正开足马力组织生产。从俄罗斯进口的优质鳕鱼通过口岸直接运至企业,不久后,一袋袋鳕鱼预制菜品将从这里通过冷链物流销往全国。
2020年5月,国家批设珲春为全国第一批互贸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城市,珲春成为全国首批的13个试点之一,也是吉林省唯一的互贸商品落地加工试点城市。2020年9月,珲春市完成首批落地加工试运行。税务部门确定了综合税率,实现了企业成本降低、边民收入增加、政府税源拓宽“一降两增”效果,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兴边富民的重要举措。
“东北亚五国商品均可进入珲春互市贸易区交易,互市贸易落地加工货物可整车直通加工企业,无需入区分装倒运。”珲春中俄互市贸易区管理局局长郎宏伟说。
“我是做进口海产品原料批发起家,近20年的时间里,企业经历了由低利润的初加工到高附加值的海产品预制菜深加工多次升级。可以说,我们的每一次转型和扩项,都受益于对俄贸易的良好势头。”珲春老姬海产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姬云山还笑着告诉记者:“俄罗斯海产品品质好价格低,国内市场需求巨大,我们产品的销售网络遍布全国,现有产能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示范区海产绿色预制菜加工项目建成后,我们将整体入驻。”
作为国家首批沿边对外开放城市,珲春拥有边境经济合作区、互市贸易区、综合保税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际合作示范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众多国家级重大开放平台,享有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互贸落地加工试点、“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二手车出口业务地区等一系列国家级重大政策,在诸多领域具有先行先试优势。各类开放平台集聚融合,释放叠加效应,为珲春打造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桥头堡”提供了更广泛的支撑。
2021年末,跨境电商B2B业务在珲春综保区落地,该出口模式享有“一次登记、一点对接、便利通关、简化申报、允许转关、优先查验”等一系列配套政策,使境外消费者购货周期缩短近三分之二,同时提升了企业抗风险能力。
“跨境电商加速发展的同时,价值链更长的一般贸易、生产性加工贸易等也在逐步释放潜能。”珲春综保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王玉宝告诉记者,多年来,园区累计投入5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九通一平,园区土地利用率达到96%。现有企业120余户,初步形成了海产品加工、木制品加工、跨境电子商务、整车出口等四大支柱型产业,智慧物流分拨、限额商品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分拨、整车出口等新业态方兴未艾的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委托加工、四自一简管理、保税货物便捷流转等优惠政策均已落地实施。”
如今,开放平台已成为珲春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站在全省对俄贸易大局看,通过全力打造珲春对俄经贸合作桥头堡,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跨境电商综示区、综保区、互市贸易落地加工试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相继获批,我省“一中心五板块”对俄经贸合作枢纽加速构建,珲春也逐渐成长为我省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站在开发开放前沿,踏上高质量发展之路。今年,珲春市计划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确保功能食品产业园、海产绿色预制菜加工基地一期、冷链物流基地等一批项目投入使用,海洋经济科技孵化园、进口百万吨煤炭产业园等一批项目整体竣工,海洋经济中药材产业园、煤炭储配集散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努力实现更多投资增量。
开放的珲春,正快步向前。开放的吉林,正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