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运海
稻花香里说丰年。眼下,正值再生稻头季收割季,豫南稻田里,稻穗饱满,一派丰收景象。
8月8日,在信阳市商城县鄢岗镇曹寨村一块稻田里,两台收割机穿梭其中。随后,黄澄澄的稻谷从收割机喷涌而出,倒进一辆四轮拖拉机车斗中。
(相关资料图)
站在拖拉机旁的种植户曹启铜高兴得合不拢嘴。他说:“今年再生稻头季不仅产量高,亩产超过1300斤,比去年增产100斤,而且这种稻的质量也高。”
曹启铜是曹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也是个种地老把式。在他的带领下,全村3800亩地都种成再生稻,成为远近闻名的再生稻村。2017年至2019年,曹寨村连续三年创信阳市再生稻亩产纪录,耕地成为吨粮田,每亩地纯收入超过1000元。曹启铜本人今年种植再生稻400多亩。
罗山县种粮大户吴国强也有同感。吴国强今年种植再生稻400亩,目前头季已收割60亩。他说:“今年再生稻头季产量比往年高了不少,有点出乎意料。”
其实,今年豫南的天气谈不上风调雨顺。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为什么再生稻的头季稻会增产这么多?
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信阳综合试验站站长、信阳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刘祥臣说:“今年的气候条件对再生稻有利有弊。”他解释,有利的是豫南没有出现持续高温天气,结果再生稻头季结实率高,自然产量也高。而对于有弊的情况,今年管理到位,应对科学。
曹启铜称自己完全按照水稻叶龄的增长,精准施肥,既节约又高效。
吴国强说自己今年种植再生稻得益于无人机的加持。“有了无人机,施肥均匀了,速度也快了。”他说。
“种水稻并不是稻田里天天都是水,需要水时引进水,不需要水时要及时排水晒地。”刘祥臣说,今年夏收连阴雨,很多种植户及时排水晒地,减少了病虫害,确保了再生稻的正常生长。
再生稻头季收割也有技巧。在曹寨村,刘祥臣专门把机手叫到跟前,交代收割要“高留茬、匀速度”,收割后留下的茬子能留多高就留多高。
为什么要高留茬?原来,再生稻再生季穗小,只有发芽多,稻穗多,产量才会高。留茬高,水稻的节多,发芽也多。刘祥臣说:“这也是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们经过多年的试验得出的结论。”
在头季收割过的稻田里,刘祥臣拔起一个稻茬,剥开外面的稻叶,上面已经发出新稻芽,长的已超过15厘米。他说:“在头季稻收割时,新发稻芽能这么长,这是多年少见的,也预示下一阶段的再生季将获得较高的产量。”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再生稻,这也是再生稻第一次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再生稻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期,不仅增加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而且再生稻加工出的米质好、口感好、售价高,增加农民收入。
今年信阳市共种植再生稻73.5万亩。头季稻收割后,留在田里的稻茬将长出新的稻苗,孕育新的丰收。